技術交流
技術交流
淺析建筑工程基礎施工管理的分析
點擊次數:22005次    發(fā)布時間:2015/9/23

張斌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人口密度越來越多,平均用地越來越少,房屋建筑朝著高層建筑的發(fā)展也日益明顯,對建筑工程基礎施工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闡述了建筑工程基礎施工現(xiàn)狀,分析了其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并探討了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

1.對建筑工程的基礎設施進行概述分析

建筑工程是為新建、改建或擴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屬構筑物設施所進行的規(guī)劃、勘察、設計和施工、竣工等各項技術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實體以及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工程。也指各種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稱建筑工作量。這部分投資額必須興工動料,通過施工活動才能實現(xiàn)。在告訴發(fā)展的建筑行業(yè)下,對房屋建筑來說,我們都知道建筑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作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有的工程建筑都是由最基本的基礎工程而開始。因此,對建筑工程中基礎施工技術對整個質量的構建是有重要影響的。所以要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基礎技術建設通?梢酝ㄟ^嚴格要求施工本體來進行,嚴格按照住戶的要求來進行施工測量等,使之符合建筑的實際需要。并且要在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對各項內容進行嚴格管理和執(zhí)行,施工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嚴格要求自己,對施工安全以及管理保質保量的完成,使之符合實際需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對房屋的要求也隨之增高,所以,作為建筑施工人員要完善管理體系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管理,不斷其提高質量水平。

1.1基礎軸線位移

基礎軸線位移是指基礎由大放腳砌至室內標高(±0.00)處,其軸線與上部墻體軸線發(fā)生錯位;A的軸線位移多發(fā)生在建筑工程的內橫墻,這將使上部墻體和基礎產生偏心壓,影響整體結構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礎一般是先砌外縱墻和山墻部位,待砌橫墻基礎時,基礎槽中線被在縱墻基礎外側,無法吊線找中,軸線容易產生更大偏差,有的槽邊控制樁保護不好,被施工人員或車輛碰撞發(fā)生移位,產生軸線位移。

1.2基礎標高偏差

當基礎砌至室內地平(±0.00)處,常出現(xiàn)標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礎標高相關較大時,會影響上層墻體標高的控制;A下部的基層(沙土、混凝土)標高相差較大,影響基礎砌筑時對標高的控制。

1.3基礎的防潮層失去了該有的效能

防潮層是指為了防止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水分進入磚墻而設置的材料層。如果防潮層開裂了或者其抹灰并不嚴密結實,則會影響地下的水分沿著最基礎的層面向上進行滲透,使得墻體潮濕不堪。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基礎層面沒有有效清理,在施工進行前不澆水或者澆水不夠都會造成這種現(xiàn)象,影響了粘結的契合度,使砂漿和基面沒有粘合到一起,出現(xiàn)裂縫,其次,養(yǎng)護不好也容易造成脫水等不好的現(xiàn)象。此外,冬天由于氣溫太低而受凍造成的實效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建筑工程基礎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2.1加強施工現(xiàn)場管理

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在整個的施工過程中,人是最直接的參與者,在施工中的各個階段都是人在控制的,所以說對于質量的控制措施,就要從人的因素入手。在施工中,要落實崗位責任制,將每個崗位的責任具體的落實到每個人每個部門,使他們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的控制,嚴把質量關,對施工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部位都進行有力的監(jiān)督,只有從源頭進行控制,才能夠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充分的發(fā)揮質量責任制。

2.1.1在基礎工程開工之前,應該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詳細的勘查檢測,看其是否具備施工條件,并且在開工以后是否能夠保證連續(xù)施工,要確定好施工計劃和施工方案。

2.1.2建立健全工程質量檢查制度和方法,檢查施工機械的使用狀況,檢查材料的供應和儲備情況,落實人員崗位責任,準備好施工圖紙資料。

2.2加強測量控制

在基礎施工階段,對于基礎樁位的施工工作關系到基礎的整體質量問題,如果樁位的位置發(fā)生偏移將會引起一系列的質量問題產生,所以說要對樁位加強測量控制。根據相關的施工規(guī)范,在基礎施工中,對于承臺和土方的挖掘都需具備準確的精度,所允許的誤差非常小,所以在進行土方挖掘前,應該對其進行精確的測量,以保證能夠正確的控制挖掘的深度和部位。除此之外,在對基礎的鋼筋墻柱施工中,定位放線工程也很重要,尤其是大型的建筑工程,更需要準確的把握測量的精度,為基礎的施工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2.3樁基施工要求

在吊裝時應當注意莊家和樁體的垂直距離應當小于四米,并且應當控制偏吊距離在兩米半以內。吊裝速度應當控制平穩(wěn)緩慢,并且在兩個以上的方向上對樁體進行纜索固定,并通過人工進行穩(wěn)定控制。并且樁錘的固定一定要牢靠,在樁錘提升到一定高度時對其進行檢查避免吊裝時突然墜落。樁體的吊裝速度要平穩(wěn),這就需要對起吊點進行正確的選擇,必要時可以對樁體安裝纜風繩。樁體應當保持干凈,對于附著物要及時清理,起吊后在吊樁下禁止人員通過。并且在吊樁以及運樁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干擾,應當馬上體制操作。在插樁時,禁止將手或者腳深入樁體和龍門架之間,并且在對樁體進行校正時不宜用力過猛。對于打樁需要的樁帽和襯墊應當和柱形、樁錘匹配,并在損壞時及時的更換。并且,錘擊過程要注意中心位置,錘擊落距剛開始要小,防止樁體突然由于偏心力造成的傾斜和位移。若是出現(xiàn)了樁頭損壞以及樁體斷裂樁錘出現(xiàn)嚴重回彈等現(xiàn)象時應當停止錘擊作業(yè),在排除故障和問題之后再繼續(xù)作業(yè)。耳環(huán)的下落必須通過控制繩進行控制,禁止耳環(huán)自由墜落。并且應當對沉管灌注樁拔離之后的孔洞進行加蓋封板進行封閉處理,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在對灌注樁進行混凝土的澆筑之前,在對孔口應當進行加蓋蓋板處理,禁止在其周圍堆放重物。并且在在進行沖孔錘和沖抓錘作業(yè)時,落錘范圍內禁止人員靠近。各類成孔鉆機操作時,應安放平穩(wěn),以防止鉆機突然傾倒或鉆具突然下落而發(fā)生事故。

3.結論

在建筑工程中,基礎工程是整個工程的首要控制環(huán)節(jié),只有將基礎的質量打牢才能夠對上層建筑的質量有所保證。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基礎工程的施工要嚴格的遵守施工規(guī)范程序,按照施工標準執(zhí)行,對于施工過程,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完善質量檢查制度,加強質量監(jiān)督。另外在不同的地質環(huán)境下,對于基礎工程應該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藝,有針對性的執(zhí)行施工程序。通過基礎工程的質量完善,可以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我國打造精品工程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馬勝偉.建筑基礎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9)140140

2】白俊英.基礎工程結構強化的施工技術研究【J.建筑施工,2008(4)262264


·上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下一篇:拱圈砼澆筑施工方案
打印本篇文章    關閉窗口

All right reseverd. Copyright 2011 版權所有 陜西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文景路中段202號  郵編:710018
電話:029-89101580  傳真:029-89101580  技術支持:佳豪網絡